Friday, July 7, 2006
[電影]《惡魔的藝術:邪降》
台北電影節《惡魔的藝術:邪降》(Art of the Devil 2)是一部關於降頭的泰國恐怖片,由七位泰國青年電影工作者組成的團隊Ronin Team合作攝製而成。故事描述一群高中同學接到老友電話回到家鄉,原以為令人懷念與快樂的重聚,卻因為過去求邪降蠱的秘密往事,而遭致無法想像的報復。
一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故事
故事一開始呈現的輪廓,是一群高中生受了不公平的對待,進而尋求降頭師的協助,對男老師下降頭,與男老師有染的潘老師則是因為醜事被揭發,導致精神不正常,被迫離開學校。
隨著劇情的進展,我們發現原本已經離開的女學生,變成桌上的菜餚,潘老師仍無法忘懷過去,精神病還沒好。恐懼開始蔓延。隨著劇情的進展,我們發現潘老師其實是被下了降頭,為了從痛苦中解脫,她吃下降頭師也決定對一切報復,找出對她下降頭的仇人。再隨著劇情的進展,我們發現年輕女主角阿金的戀人-同學A,就是當年垂涎潘老師、對她下降頭的人。直到故事的結尾,我們發現留在故鄉的老友,也就是潘老師的繼子,早就被潘老師凌虐致死。他不甘心變成代罪羔羊,所以藉父親葬禮的機會,找大家回來,也因為深愛著阿金,所以死後一直跟在阿金的身邊。最後的最後,我們從阿金的回憶中發現,他之所以死後還跟在阿金的身邊,是因為阿金當年為了跟人打賭,也請降頭師對他下戀愛的降頭。當時降頭師說,他會喜歡你,一直到死。恐懼不已的阿金,為了自己下在他身上的降頭,跳樓以擺脫他至死的糾纏。
電影中,主角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與慾望,任意對別人下降頭,輕忽別人的意志與存在,最終也抹殺了自己的存在。
所有人都死了!
壓迫性的勝利
邪降不但劇情緊湊;接連利用回溯敘事來解開劇情的謎題,揭開事件發生的因果面紗,製造多重「原來如此」的劇情高潮。而且畫面既殘忍血腥又驚悚恐怖;利用一種感覺很真實、很貼近細節的窺探視野,佐以對降頭的無盡任意想像所產生的恐懼氛圍,進而使觀影者產生對恐怖的無理接受,導演們透過這種對於異國或他者的飄渺想像與藉口,一直在刺探與挑戰著觀影者的忍受極限。
就這個角度來看,導演們精心規劃劇情與細節,視本片為一件 art藝術來處理,來與觀影者較量。對我來說,它獲得全面與壓倒性的獲勝,我不但陷入剝洋蔥式的合理劇情驚呼中,在最後20分鐘,完全無法忍受它將要呈現的畫面。跟其他恐怖片相比,畫面並不真得那麼恐怖,但那種殘忍意念的強烈存在,讓我忍不住掩面,卻又在走出戲院的同時,懊悔剛剛沒睜大眼睛看。
惡魔與藝術
同時,也就不難理解電影片名中出現「Art」的字眼,因為片中這些令人難以忍受與重頭性的殘忍高潮,是以一種非常理性與計算的方式呈現,只是假降頭與瘋狂之名。
學生A對於潘老師的性趣使得潘老師被下降頭,不但在精神上遭受折磨,身體上受著不斷流血的痛苦、無法留在學校繼續教書,家庭也分崩離析,最後還不得不以吃人肉的方式來破解降頭,進而變成瘋狂(惡魔)。如此深切的怨念,讓她以淨身之名,將滾燙的熱水倒入仇人的口中,使其失聲,用火槍將人皮烤焦,再用抹布把皮擦掉,等到學生A承受不了如此痛苦的折磨、昏死過去後,她竟然對他進行急救,不讓他輕易死去,只為了讓他能繼續被她折磨,體驗她過去與現在所承受痛苦的恨意。
如此經過計算的復仇過程,僅僅只是用瘋狂來形容是不足的。潘老師在吃下人肉的同時也接收了降頭的能力,又因其怨念變成(所謂的、非正常的)惡魔,這段讓人心驚膽跳、不忍注視的過程與手段,與其說是降頭還不如說是復仇。但片中的他者,卻是用「瘋狂」來合理化潘老師的行為,間接撫慰復仇在片中所呈現的強烈恐懼。
藝術是受到某種感官上的非理性趨力,藉由理性的計算與佈置,佐以直觀的連結,所呈現出來的成品。以此,將潘老師視為惡魔,其精心計算出的極致折磨手段與步驟,說是藝術倒也不為過。
***
這是一部難得好看的恐怖片,只要你對恐怖片有狂熱,心臟跟腸胃夠強壯,沒打算在看完電影後去吃宵夜的,強力推薦!!!
附註:本章圖片取自2006第八屆台北電影節網站http://www.tiff.org.tw/2006TIFF/Programs/Programs_Z.aspx?ID=140&a=E&b=2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你迷沒有找我去看。
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