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y 24, 2007

入境隨俗

  • 入境隨俗

強尼先生說:「發明入境隨俗這句話的人,一定沒入過境也沒隨過俗!」這句話說的真是太好了,忍不住為他鼓鼓掌。

為什麼會說到這裡,這要從談話的脈絡開始說起。強尼先生雖然在台灣出生,卻在國小時搬到新加坡,國高中階段到美國唸書,從此就待在美國,直到數年前才回到台灣。

異鄉,對於以觀光為目的短暫停留旅行者來說,是個不同於自己居住的驚奇所在。他可以任意的擷取、貪婪的吸收這些異鄉對於他的吸引力,美好與不美好的經驗都會變成他有趣的旅行回憶,或者他也可以選擇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。這時候的入境隨俗大部份可算是一番特殊的體驗,可以回家拿來說嘴。

但「習俗」從來不僅僅只是表面上的行為與意義,必然牽涉到當地的道德與知識系統,牽涉到內外區別之分。身為外人,這些習俗與你無涉,只是個好玩的程序體驗或尊重。但若你必須要居住融入,這些旅行者感覺很輕的習俗,頓時就成為沈重,選擇與否都將產生重大影響的無形窒錮。

尤其國高中正是人生在尋求認同、建立自信、亟欲尋求他人接受的階段。所以由他的口中說出,特別具有說服力。

  • 來電

既然說到入境隨俗,到我的房間來可順便體會一下我的"俗"。對我有一定認識的人都知道,我覺得有趣的地方也就是幽默感跟一般人不太一樣。基本上可歸類到冷笑話一族。

昨夜跟朋友聚餐,中間聊到L最近的感情發展,因為新男人的出現,I問L說,你們是怎麼來電的。我在旁邊聽了,就幫L回答說...

因為男來店,女來電...

哈~~~~~~~

我自己都覺得很冷,但超好笑的!

不過旁人笑不出來,覺得我很無聊。

唉呦,我承認我真的很無聊,但不覺得就是應該要接這句話嗎!?

所以說隨俗是不是真的很難

對了,懂我笑點的人歡迎來電喔^^

Tuesday, May 22, 2007

斑剝的印記


疲累一天的結束。

身體與外表處於殘缺、極度需要修復的狀態

指甲油可以卸掉、重擦

身體呢?

今天只是星期一

距離On Site只剩10天

倒數...

Monday, May 21, 2007

幸福的滋味~豆魚

整個下午都穿著高跟鞋在圓山走,在放大音量的說話,幾乎沒停過,加上客戶那邊跟廠商這邊都還嫌我不夠忙,還各自扯了我的後腿,不知道在搞不清楚狀況什麼。雖最後沒啥大的後座力,工作最後也算順利完成,卻有心力交瘁的感覺。

幸福的豆魚

準備離開圓山已是晚上7 點左右,為了犒賞自己,跟同事跑去圓苑吃北方小點。或許為了建立關係,也或許為了彌補之前的狀況,我們有幸品嚐了一份極為幸福的小菜-「豆魚」。

豆魚的賣相普通,只見是豆皮內包裹著去頭尾的豆芽,切成條狀,上面淋著芝麻醬之類醬汁。餐廳的人跟我們介紹,這是一份非常適合夏天品嚐的菜色。或許因為餓壞了,也或許真的很美味。一入口,我的媽ㄚ,怎麼這麼好吃,我跟同事對看一眼,臉都不禁笑開了,當下只覺得有一股幸福的感覺。怎麼會有吃起來這麼幸福的小菜呢!?而且真的很有夏天的感覺,脆脆的咬勁,配合一點都不膩的醬汁,非常涼爽。

超~開心!

豆魚這道菜,據說是以前四川距離海邊很遙遠,某人某次有機會到海邊品嚐過海鮮後,回家鄉後就念念不忘,於是就將豆芽菜川燙過後,切頭切尾,包在豆皮裡,看起來很像小小魚,再淋上麻醬增添風味。

「紅豆鬆糕」好吃的方法

這次還趁機學到圓山著名的紅豆鬆糕的吃法。之前買回家,都是蒸過後就像蛋糕一般從頭吃到尾,因為紅豆餡都集中在一塊,所以吃到紅豆餡的部分時,總覺得過於甜膩,其他部分又過乾。餐廳的人特別教我們怎麼吃才會好吃。其實就是要將紅豆餡挖出,讓每口鬆糕都可以搭配到甜甜的紅豆餡,再喝喝香片順口解膩。哇~吃法說起來不難,但吃對方法確實讓紅豆鬆糕好吃許多,也更享受。

小小的美食,大大的感動!

***

享用完圓苑的美食,心情開心許多,沒進辦公室,可以直接回家,而且晚上還有CSI等著我。

真是美好的結束!

放砲的話誰都會說

距離會議On Site只剩10天。這個會議因為牽涉到的部會極廣,需要各部會的大力配合,為此召開的協調會議短短半年多達四次。會中除了報告籌備進度與討論各自配合的事項外,也在會議中就各項目的規劃確認實際操作模式。儘管各部會的意見不盡相同,在不撕破臉的情形下,最終的決定權仍交由主辦機關決定。

不論大家意見如何,總之也花了心思開會,也做了會議記錄。但很顯然的,開會是一回事,想法是一回事,不看會議記錄似乎更是理所當然。

***

今天在順動線的時候,某部會某某科長之流的人,第一次出現,開會的時候從來沒到過,卻在現場不斷地針對各項安排對「我」提出各項建議。我也不是沒遇過這種不做事只會嘴巴說說的人,在主辦機關沒意見的情形下,我也是按照SOP「虛心接受」與「在執行上研議如何安排」。畢竟以和為貴,即使他根本搞不清楚狀況,即使他根本不是主辦機關的人,也要賣個面子給主辦機關。

然而,這傢伙真的是太過份了。他說,我們這樣的安排不符合國際禮儀,「要知道這些邀請來的外賓可不能當成是普通來參加會議的與會者,他們可是要當成部長來對待」。是,這些我都知道,然後呢?「所以一定要幫他們安排好吃飯的座位,不安排位置,他們就不會坐下了」「要知道,如果貴賓坐下發現隔壁坐的是小他官位很多的人(當然一定也是外賓),他一定會覺得不被重視,那就是我們招待不週」。是,是,他說的都對。當我已經聽夠了,斷然跟他說,要排座位沒問題,回辦公室我馬上就將場地桌次表email給他,他可以不用再一直強調。

在如此配合的情形下,他竟然接著說了一句超乎我忍受範圍的話。他說,「現在距離會議只剩不到幾天,怎麼什麼都還沒安排好,我今天來應該是已經都好了,怎麼妳給我的回答都是再確認、再安排」。

當下真是讓我不爽到極點,明明就是他不來開會,搞不清楚狀況。我說,「話不能這麼說,之所以沒有安排這些外賓的用餐座位是主辦機關的決定,那現在希望可以安排座次,我們也是配合馬上處理,怎麼可以說我們都沒用心安排跟規劃」。

是的,他到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不排座位是主辦機關的決定,但因為已經對著大家強調了很久,還在大家面前對著我大聲的「教育」與「訓斥」國際禮儀的重要性,一時也拉不下臉來,只好喃喃自語對著主辦機關說怎麼沒安排。(「喃喃自語」是用來形容他的氣勢一下子沒了,聲調頓時小了許多) 想也知道,這時,主辦機關才跳出來說,他們當初的考量是什麼,為什麼沒安排座位。沒兩三下,當然結論就是不排座位。搞屁ㄚ!

***

總是有這種人,覺得開會浪費時間,只會派下面的人來參加會議,自己又不看會議報告與記錄。到了現場,就憑過去的經驗來批評這個、批評那個不夠好。當然不是說不能提出建議與批評,但這一切一切,是把來開協調會的人當白癡,跟嫌我們時間多嗎!?

Tuesday, May 15, 2007

身體都知道

我想,就一般的標準來說,我的身體還算健康,沒啥大病大痛。對於壓力,確實有時會覺得厭煩、很討厭或者是做不完,但秉持著不開始做就會永遠做不完的想法,就目前的工作狀態,壓力是有,但不至於到無法承受的地步。畢竟我的工作並不是牽扯到關乎人命或者是動輒數千萬的交易,即使是,我想要是真的在那個位置上,應該也會學習著慢慢適應吧。

意識上,想是這麼想。

要是人可以意識到自己真的很煩累或是無法承受,基本上應該是不會得到所謂的精神官能疾病,或是因心理精神因素導致的身體徵候。正是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,身體會發出警訊,提醒主體說,妳/你這個人已經生病了。關於這一點,真的是很奧妙,而且無論何時總是讓我感到驚訝。感覺難道不是透過意識產生的嗎,身體竟然可以跳過意識來提醒主體!

  • 流鼻血

如同上述,我從不認為我的抗壓性過低。高三的時候,鼻血時常在課堂上不知不覺地流了下來。醫生說,這「可能」是骨頭間的縫隙過大之類的,睡眠不足、壓力過大、空氣過於乾燥的時候,就容易流鼻血。

這不算什麼。畢竟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,到最後過於頻繁到可以輕鬆止血,甚至在家時還能帶著閒情逸致研究,在不止血的情況下,到底要流多少的量才會自動停。妙的是,高中畢業之後流鼻血的次數,雙手可以數的出來。

  • 強迫洗手

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,還記得當時的工作沒有挑戰性,自然也沒有前途,薪水有限,有點想換工作,加上當時的一些背景因素,總覺得不如意。剛開始,只是上班後會在吃早餐前洗手,慢慢的,突然有一天,我發覺,也就是意識到,明明剛剛才洗完手,卻又想再去洗手間洗手;明明知道自己的手很乾淨,還剛擦完乳液,那種想再洗一次手的衝動卻不會因此消失。

這才驚覺,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強迫症,難道我的身體已經如此厭惡這個環境?當時老實說,我只覺得我很想換工作,改變現況,卻不覺得我有多迫切想要離開這個處境。強迫洗手的行為,讓我意識到原來我是這麼的厭惡這個工作與處境,必須將注意力放在洗手上才能維持精神上的平衡。

  • 蕁麻疹

工作畢竟是為了餬口,即便是不喜歡的工作,新的工作也會有新的挑戰與學習,可以轉移注意力。或許是因為如此,身體疾病的徵候都發生在我已經對工作內容得心應手之後。研究所剛畢業,為了養活自己先是做了一份不甚喜歡的工作,但生活總是能找出娛樂自己的方式,所以覺得還好,只是在考慮要如何繼續下一步。

還記得那天身體剛好不甚舒服,有個客戶說自己會刮沙,就隨意拿了個10元硬幣,幫我在右手臂上刮了起來,邊刮我邊覺得硬幣好髒。過了幾天紅腫沒有消退,反而長出許多癢得受不了的疹子,越抓越癢,無論如何冰敷都沒辦法止癢。只好再度請醫生出馬。醫生說,這是蕁麻疹。

蕁麻疹?從小到大都沒長過蕁麻疹的我,不得其解,醫生解釋說,過敏原有很多可能,可能是因為壓力,也有可能是因為體質改變突然就對某些東西過敏。總之,原因無解。這次我沒學到什麼天然止癢的秘方,但從此知道金貝比止癢很好用。

自從換另一份工作後,我的蕁麻疹至今尚未復發。所以,我想它應該跟強迫洗手一樣,也可以歸到身體對我的環境與精神狀態的一種天然反應吧。

  • 過敏性濕疹

也是因緣巧合之下,前陣子去了高美濕地,回來之後就開始脫皮。因為也脫太久,範圍也變大,終於忍不住要請醫生再騎一下馬。醫生說,那是過敏性的濕疹。從小到大從沒長過濕疹的我,以為很嚴重,結果不到2分鐘就被醫生請出門,醫生說,那可能是當初有小傷口,加上肌膚過於乾燥的緣故。擦擦藥就會好,不過若是持續性脫皮就可能跟壓力有關。總之,藥是拿回來了,也只能努力擦藥,還被醫生取笑過於大驚小怪。

  • 身體都知道

雖然每次的症狀都不太一樣,但醫生總會推說我是過敏體質,所以才會有這些過敏症狀。好吧,就算這些是長大後才有的過敏,但生活在都市裡的人,誰沒幾樣怪毛病呢?

或許這次的過敏是我想太多也不一定,倒是讓我想起,從前到現在的身體自然防禦機制。不管是哪次,身體狀況發生時,我的意識從來不是呈現那種再呆下去,我就要瘋了的狀態,反而是某種與環境的平衡。當然發病的原因也不僅僅只是單一的工作環境,而是綜合的狀態。發生症狀的當下,也不一定意識得到什麼,往往是在過去了,到了新的階段不再發病時,我才發覺原來當時的我是這麼的無法接受。為了繼續與社會生活下去,腦袋或意識無法或不願接受對於現實的感受,但實際上精神卻已經到了某種臨界點,為了維持某種精神與認知上的平衡,身體便出現症狀,成為無言的控訴。

騙得了自己,騙不了身體!

Sunday, May 13, 2007

【閱讀】《晚安,無名小卒》

《晚安,無名小卒》(Goodnight Nobody) by珍妮佛.韋納(Jennifer Weiner)/蕭振亞 譯/ 馥林文化 出版

1.

這本是所謂的都會小說(City Chic),加點懸疑推理的味道。已經好久沒看這種都會小說,上一本印象深刻的書是《BJ單身日記》。當初會買這本書,是因為看了放在公共區域的第一章試閱本,覺得還算有趣,情節還蠻吸引人的。此外,第一章的試閱也讓我聯想到 2個文本。

主角凱特所居住的社區,充斥著完美媽媽與時時無懈可擊的外表,讓凱特自覺格格不入。對於那些不可思議完美媽媽的敘述,讓我想到《超完美嬌妻》(The Stepford Wives)。不同的地方,在於電影中的超完美嬌妻是機器人,書中則是主角們小時無法感受到母愛,所想像與致力追求的理想模樣。

另一個就是大矢結子的漫畫《嬌妻偵探隊》(赤川次郎原作,東立出版)。這是一部很輕鬆的漫畫,主角同樣是個有小孩的專職家庭主婦,因為生活無聊,所以當起兼職的偵探,解決社區內殺人案件。《晚安,無名小卒》基本上也是這個架構,卻是更複雜、更深層到主角的過去與未來。

2.

我想我們有個共同認識的朋友。

故事開始於凱特,一個已婚在家照顧三個子女的全職家庭主婦,發現她的鄰居被謀殺,同時發現他們的共同朋友是她以前深愛的人。故事有兩條軸線,一條是凱特的過去,關於凱特之所以成為凱特現在的模樣,與她結婚之前的影響她深遠的人事物;另一條就是她追查被殺主婦凱薩琳的經過。

這樁謀殺,首先吸引凱特並將她帶回過去的線索,是一個將她的心打成碎片,卻多年不見消息的男人,也就是凱薩琳所謂「共同認識的朋友」。這只是個引子。凱特的好友曾經問她,為什麼要深入調查這個謀殺案。她說

『好吧,妳想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嗎? 因為外面還躲著一個殺人犯,這讓我很擔心。而且還有另外一件事--我開始覺得厭煩了。』我勇敢地凝視她,知道自己剛剛說出厄普丘慣用詞彙中最骯髒的字眼。就我身邊的媽媽們所認知的,說自己覺得厭煩,就是承認自己已瀕臨把小嬰兒溺死在浴缸裡的瘋狂邊緣,那是罪孽深重而禁忌的字眼。(p.59)

隨著故事的進展,我們逐漸發現,追查這樁謀殺對於凱特的意義,不僅僅是她對於這個完美社區的不適應,或是對於生活的厭煩,也是在於愈是追查凱薩琳的過去,愈是發現她倆的相同處,凱薩琳愈是立體,也愈是促使凱特想瞭解,到底凱薩琳是怎麼與為什麼變成這樣一個「完美的媽媽」。這個追尋的背後意識,立基於她想瞭解,自己有沒有可能也產生心境上轉變,走到凱薩琳這一步。也就是說,也許凱特現在所面臨的困惱只是暫時性的,她或許最終可以繼續下去,成為所有人心中的完美媽媽與妻子。凱薩琳成為凱特的鏡子,回溯與追尋解決困境的線索。

晚安啊,無名小卒

基於現實生活的不滿,凱特採取行動。在尋求自己生活困境答案的途中,間接促使原本就隱藏於婚姻生活底下的問題浮現。丈夫無法理解她行動的背後原因,對她說:『妳根本就跟她不熟!我不知道妳為什麼不願意鬆手!多照顧孩子們吧。多注意妳自己。如果妳真的要找些事打發時間的話,培養一個興趣嘛!』(p.288) 更是加深與拉大夫妻倆之間,一直沒說出來的鴻溝。這一切的一切在代表她過往未婚生活的伊凡出現時,更是讓凱特失落。

伊凡站在吧檯,一對綠色眼珠閃閃發亮,看起來就像是多年前我記憶中的那個樣子。這些都在他傷了我的心、在我的孩子們出世、在我丈夫單方面決定我們要住在哪裡,以及我在私人時間被允許可以進行的事情之前。也在我變成不受重視的無名小卒之前。晚安啊,無名小卒。(p.325)
3.

這本書好看嗎?

嗯~我想這是本通俗的都會小說。在某種程度上,作者有用心想要寫點什麼,或許因為我不在婚姻狀況內,所以共鳴有限,也或許這種追尋在現實生活中,其實是無解的狀態,作者自己也還沒有答案,所以.....

通俗,還算可以吧。

Thursday, May 10, 2007

啊、我駝背了

用來放茶杯點心的接待室矮桌上放滿了要討論的紙張

只比桌子矮一點的沙發椅,坐起來高的很痛苦

我只好離開沙發,蹲在接待桌旁,討論、紀錄

對面的漢子,沒沙發坐

只好從隔壁房間拉來一張比接待桌高一點的辦公椅

彎著腰拿起桌上的紙張,討論,寫著討論的東西

突然,漢子說:「啊、我駝背了」

我驚訝的抬起頭,看著他說:「駝背不好嗎?」

漢子露出靦賟的笑


******

我知道,我的問題很爛,駝背當然不好。

但我很少會注意到自己的姿勢正不正確,即使我知道我常常駝背。

聽他這麼一說,好像,是應該要注意一下才是。

漢子確實很妙

Sunday, May 6, 2007

剝落後的空虛

這個週末,很難得的,行程滿得剛剛好,每天都有事。

上週過得壓力很大,睡眠品質很差,老是想休息,想補眠,想...出去走走,看看天空大海什麼的。這些當然最後也只能腦袋中轉轉,不可能成真。將一絲希望放在周五晚的瑜珈課,去做做深呼吸與伸展身體。沒想到課程時間改了,恰巧朋友生日KTV之約,是在10點,於是回家補了個眠,將我備受同事嫌棄的運動褲與布鞋,換成牛仔褲與高跟鞋,赴約去了。

週五晚:朋友生日聚會

老實說(我發現我最近很愛用這個詞,Orz),那天晚上很好玩,氣氛很輕鬆,跟朋友的朋友,也就是初次見面的人也有聊上一、兩句。我想,這樣下次見面就應該算是朋友吧。朋友的定義,在離開學校後,好像變得比較廣,也比較寬鬆。大家都很好相處,也放得開,這樣也就夠了。某個時刻,突然感受到某種和諧親暱,很開心的氛圍,當下腦中浮出一個念頭,若我跟大家是那種認識很久的朋友,不知道會不會更開心?

那個當下的感受,讓我覺得我好像跟大家隔著一道透明的薄膜,很怪,也很想念。

週六下午至晚:大學同學多年後聚會

回到家已經3點,梳洗一下,睡到隔天中午,準備下午再一次到敦南錢櫃赴約。是的,你沒看錯,我確實是連續兩天到同樣地方報到。已經將近數年不見的大學同學,極為難得跟老婆北上,趁機吆喝好久不見的大學好友們一起唱歌、吃飯,也再度溫習並更新同學們的八卦。

大學最後一、二年常混在一起的,主要有6個人左右。其中,我大學4年最要好的女性朋友,在快畢業時不理我,原因至今我仍未能想通,也想不通。想當初,莫名被疏遠的我,還很認真的找她談,想瞭解原因,搞得好像是情侶分手一樣。現在想想,還是很莫名其妙,也許是我哪根大神經不小心惱怒了她也不一定。扣除她,除了我以外的其他4人,到現在都還偶爾相互聯絡。在這一段期間,有人的經歷可比電視八點檔還精彩,也有人過著相對沒那麼複雜的生活。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,這次聚會的人,相較起來,生活都沒那麼複雜與戲劇性。

大家感覺上都沒什麼變。不可諱言,雖然生活的重擔與歲月的流逝,確實讓大夥在眉宇間多了些疲憊與白頭髮,討論的話題也多了些重量。但見面仍然很開心,開心看到大家的身體都算健康,雖然有人多了些陋習,抽煙、喝酒什麼的。(我就先招了,我的陋習還真的不少)儘管生活不甚相同,卻也都是認真過著自己的生活。真的很開心見到老朋友。

好友之一提到,覺得我跟大學時候差不多,正想要反駁的時候,另一位好友接著提出他的看法,大意是說,因為我有自己的生活邏輯,加上畢業沒幾年,還沒經歷什麼「風霜的磨練」,所以看起來這樣。.........我沒接話,我想他們只是在發表感想,也不是在討論什麼的。風霜的磨練嗎!?讓我不禁又想起年紀、空白、停頓三部曲,昨晚才又發生,或許是我太在意了......

漫畫、小說與電影

聊到晚上八點多,好友要回去照顧小孩。是的,例行工作還是要梳洗一下,因為沒什麼電視好看,就把為了看 5/7 改編自漫畫的 日劇《醫龍》,重借原作乃木坂太郎的漫畫《醫龍》1-12集看完,真是好看,可是看得很不爽快,因為還沒畫完。不知日劇翻拍的如何?

深夜1點多,想簡單來個睡前助眠讀物,不小心拿了高木彬光的《魔咒之家》,結果還真是沒完沒了,怎麼看都看不完,撐到不能再撐,腦袋都昏了,眼睛都矇了,竟然還讓我看到,作者說要向讀者挑戰,要讀者猜兇手是誰,這...真是夠了。決定放棄,下一秒我就昏睡到不省人事。

照例睡到隔天中午,原訂想悠閒的待在家中休息,沒想到老妹跑來問我,下午要不要去看《羊男的迷宮》(Pan's Labyrinth) 。遲疑了好一會,還是出門。因為這是不去電影院就不會借DVD回家看的電影。基本上,羊男跟《水中的女人》(Lady in the Water)同樣屬於成人童話,但多了些現實與歷史的支撐。嗯~算普通吧,就是那調調。或許是我對成人童話的興趣沒我想像中來得大。

回到家,把《魔咒之家》看完。不知為什麼,不是很喜歡這本書,或許是主角敘事的方式,我不習慣。在故事中敘述者松下研三跟神津恭介的設定,如同華生跟福爾摩斯,松下也略懂醫學。越看我越覺得松下應該是愛上了神津恭介。對於這種完全服從,沒有絲毫懷疑與權威的關係,真會讓人起疹子。

空虛的結束

吃完晚飯,到了週末的尾巴,頓時覺得好、好空虛。

不知是因為沒有時間放空,還是歡樂緊湊之後的落寞,也可能是見過老朋友後的感念,也或許是即將再度面臨工作的壓力?

Thursday, May 3, 2007

【電影】《13駭人遊戲》之人性應本惡?!


《13 駭人遊戲》13 Beloved
Directed by Chookiat Sakveerakul.
(Thailand, 2007, 111 min.)

為了一億元,你願意付出多少的代價

剛剛看完13,真是極為爽快跟不爽。

為啥爽快?因為看到了一部極好片。13是一部很好看,有著緊湊劇情+ 時時提心吊膽+ 小小搞笑的電影。為啥不爽?因為片中告訴我們,好人不長命,要活下去,就要當惡人。

慘到谷底,走投無路

Phuchit的業績已經好一陣子沒起色,女友嫌他窮不願跟他在一起。那天,他更是慘到極點。前一天晚上,不但請託了好久的客戶被搶走,還怕老媽擔心,騙她說工作跟感情都很順利。一早就因為車貸沒繳被收回車子,業績太差被老闆炒魷魚,回到位子,還發現催帳單又來了好幾張。忍不住難過,又收到老媽電話說要跟他借 8000銖繳妹妹的學費,之前寄回家的錢呢,卻發現被妹妹拿去買手機,為了不讓老媽擔心,硬是說他會匯錢回家。事實上,他戶頭裡只剩500銖。

就在這個時候,他收到一通莫名的電話,開始了他的遊戲。只要他能遵守遊戲規則,並通過13關的考驗,他就可以拿到一億元的獎金。遊戲過程中,他有兩次機會可以選擇要或不要參加。

現實陷阱: 引君入甕~先給點甜頭嚐嚐

遊戲是怎麼開始的呢?第一關是要他打死一隻眼前的蒼蠅,完成任務後,戶頭會有10000銖入帳。第二關是請他吃下打死的蒼蠅,只要吃下就可以得到50000銖。越是後面的任務,金錢的數目越大,也越是折磨、考驗與損毀他的人性。

故事中的遊戲設計跟其他電影比較起來並不驚人,卻是非常的符合現實邏輯與巧妙。畢竟在現實社會中,不會有人接到這樣莫名其妙的電話說,嘿,只要你闖關成功,我們就給你一億,會傻乎乎的同意參加。如果是如此簡單的設定,那我們幾乎可以確定,這部片的重心將會在關卡們是如何的噁心、詭譎與無法想像。

表面上,Phuchit可以選擇要或不要參加,但想想,「打死一隻蒼蠅」,不但所獲得的金錢,可以馬上幫妹妹繳學費還有剩,確認電話是否惡作劇外,重要的是,打死一隻蒼蠅,對他來說完全沒有損失,何樂不為。面對已確認的大筆金錢入帳,讓他在面對第二次抉擇的時候,毫不猶豫地接受了。任務難度由淺至深,由內而外。隨著任務的增加,他被迫為了金錢挑戰自己的極限,也由為了保護自己而開始出手傷人,到可以任意毆打自己討厭的人,到無意間成了間接的殺人共犯,終至最後一道關卡,自然也就是,你可以僅僅為了錢,殺死一個沒有抵抗力的人嗎?

我想,現實中大多陷在他所處困境的人,面對這樣的浮木,都會一把抱住,最終無法脫身。

現實人性:沸水中的青蛙;不玩遊戲的比玩遊戲的更殘忍

13 非常的人性,非常真實地表達出人性,也就是醜陋與現實的那一面。

除了可以看到主角在面對金錢困境/誘惑時,所做的讓步。現在回想起來,片中幾乎沒有什麼人是人性本善。無論是在Phuchit的工作環境、家庭背景、與闖關過程中所遇到的人,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與方便,有著極為「自然」的反應,自然到不需要思考與懷疑自己的決定,似乎天生就該如此做。如同Phuchit的同事,為了業績,不惜不顧先後順序,硬是在Phuchit即將談成生意的前一刻,搶走他的客戶。又如同失足跌死在井裡的老爺爺,兒子明明就住在隔壁,卻連老爺爺死了10天都還不知道。

導演或是編劇(反正是同一人) 非常厲害,因為他把這些人性惡的一面,處理的極為「自然」,不至於太過或極端,使得看電影的人幾乎不覺得這些惡的一面有多可惡。因為這些場景,幾乎每天都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遭重覆上演著,我們甚至還能夠在某種程度上理解這些惡的表現。例如,工作環境裡,人不為己天誅地滅;老爺爺太頑固,太嘮叨,親人們若比較少關心他,好像也還可以接受。

接受試煉的人比沒接受試煉的人更具有人性,這正是片子真正可怕的地方。因為他面臨著極端,也就是擺明著的人性考驗,使得旁人得以針對他的回應,即使看到了他的良心掙扎,也可任意的評斷與譴責他的決定。然而,不需面對眾人目光與嚴苛考驗的旁人,卻是在現實競爭與生活壓力的大傘下,或許隨著自己的心意決定與做事,再扣上一頂「這一切都是為了存活下去而不得不」的大帽子。一切的決定都是理所當然。換個角度想,

看到了嗎?差異就在這裡,諷刺也在這裡。面臨嚴苛考驗的Phuchit,我們看到他為了決定而思考與掙扎,每個人或許都曾經或正面臨著主角所面對的考驗。但若不是這麼極端的「遊戲/考驗」,我們會歸零來重新思考與決定嗎?還是就是做出「理所當然」的決定?沒人有把握,彷彿為了存活,一切都可以被原諒。至少我認為,沒有意識到的惡,比意識到的惡更令人驚悚,因為那是被逐漸養成,彷彿熱水中的青蛙,慢慢的就這麼接受環境的染色,完全不覺得有什麼不對。看到主角以外的人,是那麼理所當然的習慣,而我們甚至是其中之一。

我想,極致人性的惡,應該就是不把人當人吧。擋到別人的實質利益被玩也就算了,畢竟還可以為對方想點理由來安慰自己,但若僅只是為了別人的好玩與樂趣而被玩......

好人不長命

片中唯一展現善心與良心的人,都因此死了。這...這是在告訴我們,在現實中好人是活不下去的嗎?唉~看到這個結局,真是心情很差。

說到片中最可怕的人,一定要投那個老婆婆一票,非她莫屬。假借自己年紀大、行動不便與無辜,讓人毫無防備之心,害起人來卻是最狠、最奸詐。真的太恐怖啦!

是娛樂片啦

囉哩一堆好像讓人正襟危坐的東西,千萬別誤會這部片有多嚴肅。13是一部極為好看的驚悚劇情的娛樂片,而且結局出乎意外喔!

有興趣的人,可以參見 13駭人遊戲 電影官方部落格 。部落格裡面,有據說是電影前傳的30分鐘《12begin》,導演就是拍了這個短片,才被欣賞有了13喔。先看了12,才會瞭解13的前幾個鏡頭。據說導演已籌備《14 beyond》。

以下是片中兩大帥哥,真是顛覆我對泰國片演員的印象。雖然看的泰國片是不多。